文章详情

中国的历史名玉 中国古代名玉是产自哪里

11-25     浏览量:225

玉,在现代人的认识里其实是一个不准确的笼统概念,比如很多人说戴了一块玉,他其实戴的是一块翡翠。
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清代翡翠扳指

现代专业体系下,玉分为硬玉和软玉两大类,硬玉就只翡翠一种,软玉包括了我们真正意义上的各种玉,象和田玉、岫岩玉、南阳(独山)玉、蓝田玉、扬子玉等等。

可见翡翠虽然顶着个硬玉的名字实际与玉完全是两回事,这个从两者的化学成分和矿物学成分一做比较就清清楚楚,就拿最具代表性的和田玉来和翡翠比对。

在化学成分上:和田玉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,化学式为Ca:Mgs(OH)z(Si4011)2;翡翠是硅酸盐铝钠—NaAI〔Si2O6〕,常含Ca、Cr、Ni、Mn、Mg、Fe等微量元素。

在矿物学构成上: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--阳起石为主,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、蛇纹石、石墨、磁铁等矿物质;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(Jadeite),次要矿物有绿辉石、钠铬辉石、钠长石、角闪石、透闪石、透辉石、霓石、霓辉石、沸石,以及铬铁矿、铁矿、赤铁矿和褐铁矿等。

果然这就是两个东西。

翡翠长期被国人当作玉是有故事的。翡翠名称来源有两种说法,一说来自鸟名,这种鸟羽毛非常鲜艳,雄性的羽毛呈红色,名翡鸟,雌性羽毛呈绿色,名翠鸟,合称翡翠。《太平预览》里就明确记载了翠是翠鸟,以及“点翠”首饰(将翠鸟羽毛点入金银首饰)西汉就是皇后的用品。明朝时,缅甸的这种以绿色和黄色为主的石头传入中国后,就被借用此词源被冠以“翡翠”之名。

另一说:古代“翠”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,翡翠传入中国后,为了与和田绿玉区分,称其为“非翠”意即这不是我们中国的玉,后渐演变为“翡翠”。

不管是哪种原因,至少到乾隆时期翡翠在中国都不是什么能称为珍宝的东西,故纪晓岚称在其幼时,时人“不以玉视之”。等到清朝末期,由于慈禧太后对于它的偏爱,以至翡翠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清代翡翠瓶

名头大起,逐渐价压各名玉,就再没人注意到它的出身和得名来由了。而它得名的本源则反而不敢攀附于它,怯怯地躲在一边,老老实实地谦称碧玉或者翠玉了。这是翡翠现在被俗称为玉的一段渊源。

二、历史名玉之和田玉

因此,说中华文明中的玉就指的是除翡翠以外的各种玉石。当今一说玉大家就条件反射般地蹦出“和田”二字,实则和田玉只是中国玉种里最重要的一枝,在中国的玉文化里和田更只是一个组成部分。

现在的新玉我们可以按照矿物学分成闪石玉和非闪石玉(以透闪石为主要成分的称为闪石玉,在新的玉石国标中闪石玉甚至等于和田玉,当然这是极不严谨的也由此带来了市场的种种乱象),也可以按产区分成名玉和地方玉。当然,和田玉既是闪石玉的代表也是中国几大名玉的首席。中国产玉的地区是非常多的,从古至今,产量最大、质量最好的是和田玉,现在把青海玉也加上去了,实际它们在昆仑山脉的两边,一边是新疆玉,一边是青海玉,确实是属于同一个矿脉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清乾隆和田青玉香炉

和田玉的正式大规模使用是从西周时期(虽然殷墟妇好墓出土玉器中有一部分被认为可能是和田玉,但毕竟在总数中是很少一部分,不能视为已经开始成规模使用)开始,彼时中原与西域地区交往通商,开始有成规模的和田玉料流入华夏文明地区。经过与之前使用的地方玉料比较,发现确实和田玉从各方面来说是最优秀的,从此和田玉开始占据中国玉舞台的中央。之后的各个时期,中国中原地带的势力,对西域的一带的掌控时强时弱,和田玉料对中原的供应能力也就有高有低,相应地自然不可能和田玉包办所有玉器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西周玉鱼

汉代,张骞通西域之后,玉料的供应不再成为问题,和田的玉料能够源源不断的进入,从而使得汉玉基本上是使用和田玉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西汉和田白玉瑞兽

于是汉代成为中国玉器的一个顶峰,从它的工艺,到它的精气神,达到了一个峰值。这样就造成了和田玉从汉代开始,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成为了最高等级的一个玉种,各个朝代,高等级的玉器是以和田玉为大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西汉和田白玉螭虎双耳壶

但是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特例,就是辽代,辽代的玉器基本用的是辽宁的地方玉,也可以叫草原玉,这也是一种闪石玉,硬度较高,但是他的光泽和油性比较差。当然,辽代的高等级玉器也还是使用和田玉,但是他的一般玉器确实基本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草原玉。

三、历史名玉之岫玉、河磨玉

另一个大的玉产区是辽宁地区,出产的是岫玉,在辽宁省岫岩县一带。实际上岫玉是个大概念,有狭义上的、广义上的之分。广义上的说,凡是在那个地区出产的玉都应该称为岫玉,不过在所有的重要的玉产区里,岫岩是一个特殊的地方,它同时存在两种在地质学和宝石学上完全不同的玉种。一种是狭义的岫玉,就是现在在大街上经常看到的大的雕件,绿颜色的大玉雕件,也有发姜黄色的,叫做辽宁黄玉摆件,这些都是岫岩玉。岫岩玉的主要成分是蛇纹石,而不是和田系的透闪石以及阳起石。岫岩玉的摩氏硬度4.8—5.5,相对和田玉它是软的,就经济价值来说岫岩玉远远低于和田玉,岫岩玉通常用来制作较大摆件,因为用它制作小型器物或饰物是卖不上价的,只有加以精湛的技艺和设计形成艺术品才具有较高的价值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现代岫玉大佛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老河磨:红山文化玉猪龙与现代岫岩透闪石玉料

四、历史名玉之南阳玉

第三个主产区是在河南的南阳,称为南阳玉,也叫独山玉。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悠久的产地,开采时间相当早,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被采用了。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玉器,大家都应该知道——和氏璧。说到和氏璧,就要说《完璧归赵》,从我们上中学学这篇课文开始,就给了我们所有人两个错误的概念。

第一,大家以为和氏璧是璧,在中学的课本《完璧归赵》的插图上,蔺相如捧着一个东西,要往柱子上砸,秦王在那边惊恐得看着。他捧着的那个东西,被画成一个战汉时期非常著名的大型出廓璧形象,这完全是一个外行因文生义的臆想,因为它不是一个璧。璧是用来礼天的,天是最高的。璧用来礼天,璧在玉器里面就相应的等级非常高,基本上在古代作为礼器之璧都是采用最好的玉料制作,以至于可以用璧来指代了所有的好玉。我们通常说的白璧无瑕不是说一个玉璧没有瑕疵,没有斑点,它指的是一块很好的白玉,上面没有瑕疵,但这块白玉可以是任何形象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西汉出廓璧

所以如果和氏璧确曾存在,那它不是璧。因为据说和氏璧最后被制成了传国玉玺,此说法见于唐朝张守节所撰的《史记正义》,后来被作为《史记》的注:“正义崔浩云,李斯磨和璧作之,汉诸帝世传服之,谓传国玺。韦曜吴书云玺方四寸,上句交五龙,文曰,受命于天既寿永昌”。传国玺光印的部分就四寸见方,汉尺一寸等于2.31厘米,那么光印的部分就要9厘米厚,更何况上面还带五龙钮,它就需要玉坯更厚。如果它是一块璧的话,璧的基本形状是片状的,自古制玉工艺都是减料成型,一旦开好了胚是片状的,就绝不可能再做成一个方块状——厚度不够了,所以从这点上来说和氏璧也绝不是璧。实际上历史上也有很多人怀疑过和氏璧是否真的存在过,就是因为有这个明显的逻辑错误。根据和氏璧的故事,卞和献这块东西,到最后剖开,发现是好玉,它其实就是一块原石,明确地说是个大独籽,所以蔺相如应该是捧着个大石头在吓唬秦王。明代宋应星《天工开物·珠玉第十八》里有一句话:“璞中之玉,有纵横尺余无瑕玷者,古者帝王取以为玺,所谓连城之璧”。正是说的这个道理,如此厚达一尺的一块玉料倒是正与传国玺的尺寸对应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陕西出土西汉前期“王后之玺”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辽宁博物馆藏清世宗青玉玺

此两枚玉玺,一和田白玉,一和田青玉,相距两千余年,但可清晰看出:除玺钮龙形因时代样貌不同外,两枚帝、后玉玺总体形制相同,亦与《史记》注中所述相近。可见,和氏璧若真被制成玉玺,其便绝不可能是璧。

第二个误会,和氏璧如果确实存在它也绝不可能是和田玉,因为楚国距离和田地区路途遥远,中间隔着晋、隔着秦不大可能得到大的和田独石。这块原石产自楚国,故事中说它产自荆山也就是襄樊地区,不过那个地区确实不是一个传统的玉石产区。1921年,地质学家章鸿钊老先生在《石雅》一书中,肯定和氏璧是产于荆山地区基性岩的月光石,即拉长石。不过到今天,我们很难想象一块中国历史上最有名、最昂贵的玉石其实不是玉,只是一种完全不符合东周时代既定玉器审美标准的斜长石。楚国在他的国土里,最大、最有名的产玉区是南阳,西周时南阳地区有鄂国、吕国、谢国、郦国、蓼国、缯国、鄀国等众多諸侯国,到春秋初年楚国强盛这些小国逐一为楚所灭,这个地区遂属于楚国。所以很有可能和氏璧的原石是一块南阳玉,至于荆山的记载则可能是附会,毕竟当时襄樊地区是楚国的核心地区而南阳是边缘地区(实际上南阳距离襄樊也并不算远,只不过一百多公里,即使对于东周时代,进行玉石的输送难度也不为大)。如果是这样它的颜色就极可能也不是白色的,因为南阳玉的主流不是白色的,南阳玉里面有多种色调,以绿、青、杂色为主,也见有紫、蓝、黄等色,而白色玉只占南阳玉的10%左右,和氏璧很大可能是青绿色的。

中国的历史名玉

著名的北京北海团城元代渎山大玉海,此器即为南阳玉所制

五、其他的历史名玉

从古代到现代还存在的大的玉产区就是以上这三个地区了。当然在古代,除了这三个地区外,还有两个地区是名噪一时的名玉产地:一个是陕西的。蓝田玉在古代,尤其在战国以前,是非常重要的玉种,特别是在西北方向的几个原始文化里面,甘肃的地方玉和蓝田玉是主要的玉料。不过,有关蓝田玉还有一个说法,在《天工开物》里记载:“葱岭所谓蓝田玉,即葱岭所出玉别地名,而后世误以为西安之蓝田也,其岭水发源名阿耨山,至葱岭分界两河,一曰白玉河,一曰绿玉河”。按这个说法,在古代有过两种蓝田玉。一种是陕西西安附近的蓝田所产之蛇纹石玉;一种是出自于葱岭的白玉或碧玉,实际还是和田系的玉石,应属闪石玉。再一大玉种是江苏溧阳,这个玉矿现在基本绝矿没有了。著名的良渚文化玉器的玉料基本上来自两个地方,一小部分是通过龙山文化从北方传来的河磨玉,而大部分就是环太湖流域就地取材的梅岭闪石玉。不过到了现代,包括蓝田玉、扬子玉、西峡玉等都被统称作地方杂玉。

相关推荐